
醫療用途大麻仍可持續,但法規變動使投資人觀望
泰國自2022年開放大麻合法化以來,一度被視為東南亞的產業先鋒。然而,三年後政策急轉直下——2025年6月起,大麻僅限於「醫療用途」,全面禁止娛樂與零售市場。此舉讓曾高速成長的產業陷入寒冬,不少店家面臨銷量腰斬甚至倒閉,市場信心大幅下滑。
根據公告,未來大麻的種植、銷售與加工皆需持有醫療相關許可證,違者最高可處一年徒刑與兩萬泰銖(約新台幣18,000元)罰款,並吊銷執照。即使是網路平台或加工產品也在禁令範圍內,企業面臨合規與營運雙重壓力。
據泰國商會統計,自6月25日起政策收緊後,全國約1.8萬家持牌店銷售額下滑達九成。以知名品牌 Highland Cafe 為例,其創辦人坦言銷售額幾乎蒸發,客戶不願承擔法律風險。部分中南部如甲米等地的商店已經被迫歇業。
2022年至2024年間,全國大麻零售商數量激增至超過7,000家,原預期2025年市場規模可達12億美元(約新台幣450億元)。如今新政使得大多數中小企業失去未來發展方向,不少業者被迫觀望或凍結投資。
政府雖強調新法將提升用藥安全,並要求大麻種植需符合「泰國優良農業與採集規範(Thailand GACP)」,但執行倉促與說明不足,使得整體產業陷入混亂。
醫療用途開放仍在,但購買需醫師處方
根據新規,大麻僅允許用於特定醫療用途,購買者必須出示醫師處方,企業亦需登錄中央資料庫方可營運。政府允許透過遠距醫療開立處方,並要求業界人員接受合規與專業訓練。
儘管仍有部分合法通路,市場轉向地下交易、非法濫用的風險反而增加,引發各界擔憂是否會重蹈禁毒失敗的覆轍。
政策轉向的背後,其實是政黨之間的角力。阿努廷總理所屬的自豪黨主張醫療用途合法化,反對娛樂用開放,與主張更嚴控的大黨「為泰黨」立場對立。
自豪黨被視為大麻政策推動主力,並與大麻產業關係密切。該黨主張透過設置多級許可證制度、禁止廣告、設限購買年齡與用藥監管等方式,來實現安全合規的醫療合法化政策。
反觀反對黨則強調防止濫用與社會問題,支持將大麻重新列入毒品清單,雙方政策搖擺使整體產業處於長期不確定狀態。
產業界呼籲穩定政策與明確法規
泰國大麻權益倡導者 Kitty Choepaka 批評:「這是赤裸裸的政治博弈,而非理性治理」。她強調,業界最需要的是「穩定與清晰的規範」,而不是每逢換屆就翻盤的法令。
泰國大麻與大麻協會會長托沙蓬也指出,新法雖在防止濫用上具正面意義,但倉促推出、未提供產業轉型時間,已造成數百億泰銖投資受損。目前CBD產業、品種育種與藥用研發仍在進行,但多數企業選擇觀望,影響整體發展力道。
產業分析普遍認為,即便未來政策不再完全回到娛樂用途合法化,仍可能維持有限的醫療用途開放架構,但前提是「穩定的法治環境與政策一致性」。
在缺乏長期政策支持的情況下,大麻能否成為泰國「新經濟作物」,依舊是未解的問號。

來自THAIKII的不動產專業服務
🙋♀️如果你需要在曼谷找房子住或者購買房子,THAIKII可以免費協助!
專人帶您即時視訊看房,直接和建商聯繫,安全有保障。
🙋♀️THAIKII也協助在泰的台灣與香港企業安置員工宿舍,或者個案提供專屬的企業合作服務!
歡迎與我們聯繫或加入Thaikii的官方Line帳號:https://lin.ee/WWd7Hqr
探索更多來自 泰國房產攻略網Thaikii 的內容
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。